Thursday, October 12, 2006

洛基山之行 — 8月27日

其实昨天晚上,我们就回到了太平洋时区。时间往后拨一个小时,总算可以有一个充足的睡眠了。

最后一天的大部份时间其实是在赶路。不过,途中我们还是很有闲情逸致地来到一个葡萄园酿酒厂 — House of Rose Vineyards & Winery。

昨天已提到科隆纳这个地方是葡萄制酒的绝佳产地。原因是这里气候干燥,日照充足,而同时霜冻时间又长,所以采集的葡萄质量好。

其实这个地方所产的比葡萄酒昂贵得多,也盛名得多的是加拿大冰酒。这里所产冰酒几乎每年都在国际冰酒评分中获得最高分。冰酒的制作条件非常苛刻:葡萄成熟后还要挂滕数月之久,直到气候达到至少零下8度,还最好是在半夜时才将其采摘下来。因霜冻已久,一颗葡萄只能采集到几滴汁液,然后将这些葡萄汁经发酵及特殊程序加工后才成为冰酒。所以一瓶冰酒的价值是葡萄酒的十几倍。我花了68加元买了一瓶送给我姐一家品尝,其容量大概也就和小时候常用的大瓶花露水差不多。不过,如果在日本,这瓶酒可以卖到220加元。不知道中国有没有卖?价格如何?

看看工人采摘葡萄的辛苦情景。(照片是借来的,特注)










这个酿酒坊的前院很好玩:一个硕大的酒瓶加酒杯的雕像,一个地球北半球,一个不知是测温度还是测风向的仪器,再加几丛红红白白的花草。不知道表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远处就是出水怪的那个奥克那根湖)。想请教一下此间主人,无奈不知主人身藏何处。


酿酒坊的后院倒挺不错。远处有一个木制的门架,前面摆放了几排座椅,想必这里在曾举行过什么仪式。是婚礼吗?在这个地方完成婚礼一定非常浪漫吧。最重要的是,可以在这里直接订购冰酒招待来宾,肯定可以得到最佳折扣。

接待小姐 — 一个说话带着浓浓台湾腔的圆脸MM(多半是在这里打暑期工的学生)— 邀请我们品尝四种不同的葡萄制酒。级别从低到高依次是: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红冰酒,白冰酒。这回我才知道品尝葡萄酒有这么多讲究:从酒杯的形状到开瓶技巧,从手摇到掌心握杯,从闻到看。。。以前是知道别人很讲究,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讲究这些,这一次算是知道了一些常识(还是不见得懂)。不过,要我讲还是讲不清楚,除非来此打上两个月的工。。。

还是以后直接请各位品尝吧。


老妈很惬意地品尝着。我个人感觉冰酒的特点就是甜,酒味不浓(本来其酒精含量也不高)。难怪是老少皆宜。如果能坚持每日来一小杯,肯定可以延年益寿 — 这不是我分析的,是这位小姐介绍的。


在院中再逛逛。靠近了才知道这个雕塑原来这么巨大。
















老妈用手指着我生长的地方 — 成都市,不知道位置准不准确?(好象纬度高了一点儿。)







再次登上旅行大巴时,我知道,我们四天梦幻般的旅途就到尾声了。眼睁睁看着一路的景致由岩石山脉重新变回郁郁郁葱葱的低陆平原及浓密的丛林景象,我又将回到五日工作 — 两日周末的循环生活圈里了。好在,我在工作中也有不少的趣事,谁知道明天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完)

2 comments:

波儿 said...

Thank you Jiong. Even though we don't see each other very often, I can always learn sth from you and share sth with you. So lucky have a sister like you.

Love,
Boer

波儿 said...

Thank you Jiong. Even though we don't see each other very often, I can always learn sth from you and share sth with you. So lucky have a sister like you.

Love,
Bo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