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07, 2006

洛基山之行 — 8月24日

老爸老妈于2006年8月再次来访温哥华,我陪他们跟随一个华人旅行团作洛基山四日游。

我们7:30从温哥华正式出发,在希望之镇(Town of Hope)作短暂停留。我以前来过这里。这个小镇本身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只知道当年电影《第一滴血》曾在这里拍摄外景。但是,对从温哥华到这个镇所经过的7号公路却印象深刻。因这条公路随着飞沙河(Fraser River)延伸,一路上有无数的小湖泊,小河滩,映着两岸农庄和树木的倒映,清秀绝伦。这条路线也是看秋景的绝好路线之一。不过现在还是夏末,色彩稍嫌单调。

我们在甘露市(Kamloop)吃午饭。我带老爸老妈去吃 Him Horton's。这是一个以咖啡和各式甜点而出名的咖啡店,也售三明治及汤等西餐。这个店的发起人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著名赛车手,现在这个店还每年赞助北美的冰球联赛,算是一个加国的餐饮界传奇。其连锁店遍布全加拿大,与美国的星巴克(Starbucks)竟争激烈。更值得一提的是,我曾经在这个店(当然,是在温哥华的市中心)干过三年,伴随了我在温哥华的第一年以及整个读大学的两年时光。不管那段经历是艰苦也好,有趣也罢,总之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人生阅历之中。绝倒的是,我向老爸介绍了这个店,老爸很仔细地看着招牌,认真地读道:“太木哈痛”!令我和老妈大笑而腹痛。

下午,我们来到一个深具历史纪念意义的地点:最后一颗钉(The Last Spike)。这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将铁路工程收尾的地点。当年加拿大修铁路时东边和西边同时开工,在1885年11月7日,两段工程在这个地点交汇。随着最后一颗钉被钉入铁轨,一条贯穿东海岸和西海岸的铁路就此圆满开通。
(这不是出自本人的像片。照片网址:http://data2.collectionscanada.ca/ap/c/c014115.jpg)

“最后一颗钉”的纪念碑,详细地介绍了这一段历史。










用油画来记载这段史事。我仔细地查看这张图,没有找到任何华人的形象,可见稍有偏颇:当年很多最早期移民北美的华人都曾参与过这条铁路的建设。


我来试开一下。不行,没有驾照,属违章驾驶。









稍作停留,我们继续向东行驶。虽然直到到达第一天晚上的目的地 - 高登市(Gordon),我们仍在BC省,但从地貌来看,这里已完全进入了洛基山脉区域。而且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也进入了另一个时区,所以我们的表必须拨快一小时。BC省大部份地区(包括温哥华)在太平洋区(Pacific Time Zone),而BC省最东边及整个阿尔伯塔省(即洛基山脉所在)属于山脉时区(Mountain Time Zone)。全加拿大共有6个时区,也就是说,最西面的省份要比最东面的一个省晚6个小时!

洛基山脉与BC省的地貌有很明显的区别:因为飞沙河的冲击,BC省大多是平原,即使有一些小小的起伏,也不能被称作山脉,所以被称为低陆平原,而且整个这片地区都是郁郁葱葱,丛林密布。而进入洛基山脉区域以后,可以明显感到周围的山开始雄伟起来。最大的不同是,可以看到山顶是光秃秃的,完全没有植被。这是因为这些山脉的顶部全是岩石而没有土,所以不能生长植被。这也是这个山脉名称的由来 - Rocky Mountains,意即岩石山脉。

当天晚上,我们在高登市的的Sportsman Lodge住宿。酒店里的设施很一般,但从走廊往远处看即能看到连绵的山脉。

在等候其他包餐者用晚餐的时候(我们没有订包餐),我们信步到公路附近散散步。这里就靠着我们住宿酒店的附近。从公路的一边的坡口往远处看,整个高登市象是座落在一个大峡谷里。


路的另一边就很荒凉。这里杂草很高且密,我被蚊子咬了好大的两个包 — 在温哥华,我一年也难得被蚊虫咬一回呢。





路边孤零零地有一幢小屋倒是很可爱,给这一片荒地带来一丝温馨的感觉。想必是住家?







晚饭后想拉老爸老妈去酒店的游泳池泡泡,但他们受不了那里杀菌的气味,零时逃掉了。我只好一个人去泡了一会儿,和一些天南地北为了同一个目的走到一起的人们聊了一会,然后回房间睡觉。还有三天的行程呢,得养足精神才行。

(未完待续)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