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第一晚睡得不好还是太好,早上那阵我睡得特沉。导游通知大家第二天早上6点45分集合,给每个房间都设了Morning Call。我还把自己的闹钟,酒店的闹钟全拨好时间,一共是三保险。结果第二天早上正迷糊之中,忽听老妈一声惊呼:“快起来,都6点半了!” 我们愣是在15分钟内完成三个人从起床到收拾好所有行装,到梳洗完毕的全过程 — 人的弹性真是不可估量啊。想我平时上班,从起床到出门,怎么也得花上45分钟左右 — 我们居然还不算是最后一家(仍然汗)。
趁包餐的游客吃早餐(我们没订包餐)的时候,我们也匆匆吃过自己的早餐。然后正式开始第二天的行程。

汽车驶进邻近省份阿尔伯塔(Alberta)省的一号公路(No. 1 Highway)上向幽河国家公园行进(我自己取的中文名,英文叫做 Yoho National Park)。这条公路是横贯加拿大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全高速公路的一部份,也是整个全高速公路中风景最美丽的一段。这张照片不是出自本人之手,特此申明)


清晨的山路突然升起很浓的雾 — 我不知道应该称其为云还是雾 — 因为这些汽体并不是将整个视野都笼罩,而是形成一条界线分明的雾界。在十几分钟后它们又突然消失了。这景象令我想起一部电影的名称《云中漫步》。不过,旅行大巴的速度比“漫步”快多了。
导游很有经验地告诉我们,这些雾预示着我们将会有一个晴朗而无风的天气,这是游览洛基山脉和各大湖泊最理想的天气。真的,我们这四天的行程都是晴朗而明媚的。


我们见到的第一个湖是翡翠湖(Emerald Lake)。湖如其名,清澈碧绿,映着四周山树的倒影,显得分外妩媚。

有一条小桥从湖边一直延伸进湖中的一个小岛。据说从桥的一半开始到小岛的全部,都是私人的财产,游客们只能在桥的这一端逛逛。我直咂舌:在国家森林公园里拥有这么一片私人领地,这块地得价值多少啊?

这张照片不是我拍的,借来的。要不,是这片私家地的主人在自个儿家拍的?(一笑,其实作者是 Russ Heinl,一位有名的摄影师)


这一处景点叫做自然桥(Natural Bridge)。因为踢马河(Kicking Horse River)在此有个巨大落差,河水长年冲击,终于将岩石冲出缝隙,由此而形成了这个奇异景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只有观赏和赞叹的份啊。

我们游览的下一站是弓河(Bow Lake),这是我的最爱。
正如导游预测的,这天晴朗而无风,我们有幸能看到这美丽的倒影。据导游说,大多数的情况下会有风,或者有雾,那就只能看到一个很普通的湖甚至连湖都看不清楚了。

我一直对于我用的像机耿耿于怀。因为镜头变焦有限,很难将视野所能看到的全部美景捕捉下来,当然,我的摄影技巧也有待提高。
看看人家专业摄影师的水平,但不知道有没有PS过。我的照片虽没有如此明艳的色彩,却是原汁原味呵。不过,人家的拍摄角度确实值得借鉴。
离开弓湖,汽车驶离一号高速公路,进入美不胜收的一段冰原大道,朝着杰士伯国家公园(Jasper National Park)— 我向往已久的冰原驶去。


一路上都是冰原。所有这些冰原都是终年不化的,可称为万年玄冰。遥想当年如果杨过与小龙女到这里来修练玉女心经,岂不是事半功倍,外带游山玩水?(扯远了。。。)
所有冰原中最负胜名的是哥伦比亚冰原(Columbia Icefield),面积达325平方公里,冰层厚度达365米。这也是当今世上唯一一个可以用交通工具到达的冰原。
从旅游休息中心出发,要乘坐两种不同的专用交通工具才能让我们真正踏上冰河。

第一步,我们乘坐与普通旅行大巴外貌相似的专用大巴冲下这段坡度几乎达45度的碎石路。其实车速并不快,只是坡太陡了,感觉象是必须冲下去的。事实上我们坐在车内并感觉不到陡峭的程度。难怪人家要用这种专用大巴和专业司机。要是我们旅行社自己的大巴开下去,保准车内一片尖叫声。。。

这是从下往上拍的。可是无论我怎么调节像机的角度,也没法反映出这段坡真实的陡峭程度。
第二步,要换上装备巨大橡胶轮胎的专用雪车,才能正式开上这个名为阿塔巴斯卡的冰河(Athabasca Glacier)。

在雪车上。

终于踏上了这片冰河。

老爸管摄像机,我管照像机,老妈身负全部的沉重行装,却冲得最快,像个长途的跋涉者。

尝一尝这纯净的冰河水。这是所有游客必上的一课,据说饮用此水有美容且延年的作用。
为了装这冰河水,我不得不倒掉一瓶还未开封的矿泉水。另一位从多伦多来的哥们更有意思,准备带一瓶回家长期存放,说:“这水在这里都一万年了,再放我家几十年有什么关系呢?”。

用自己作参照物,才知道雪车的轮胎有多大。


已屹立万年的冰河啊,能欢迎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吗?

眩目的阳光照着宁静的玄冰,一切都显示着一种永恒。人类短暂的一生与这永恒的自然景观相比,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啊!

一队步行者。成人交上55加元,就可以在向导的带领下作近4个小时的冰河徒步。

不能自己乱走哦。这里到处是冰窟窿,(想想前面介绍的这冰河有多深来着?300多米!),一旦掉下去,可别指望能象小龙女那样幸运地找到另一个洞天来修练啊,因为 — 这里没有蜂蜜!(又扯远了。。。)

借别人的图片来看一下,就知道我不是在唬人了吧。

遗憾的是,据说这条冰河在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消减,这与近年来的全球变暖有直接关系吧。不知从哪一代起,人类就不再有幸目睹这片大自然的遗迹了呢?

刚才那个有巨大轮胎的雪车已经是第三代改良版了。这张照片是第二代,用履带的。我没有找到第一代的雪车,大概已经进了博物馆了吧。猜猜会是什么样的?(答案我也不知道)
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哥伦比亚冰原,我们往班芙的露易斯湖奔去。

一路上信手拈来的美景。

终于来到位于班芙(Banff)境内的久负盛名的露易斯湖(Lake Louis)。其实我对这里的景致略有失望,水清不及翡翠湖,倒影不及弓湖,远处的冰原不及哥伦比亚冰原。也可能是因为我象是一个刚好酒足饭饱的食客,再贪婪,也对再出现的美味提不起兴趣了吧。这里冬天可是滑雪者的天堂。也好,留点期待,才有激情做下一次的造访。

随便留意一下身边的微小生命,也会让我们惊叹造物主对于“美丽”的诠释。


我向来对人造的景观不太感兴趣。不过,既然来了,也留几张影吧。

做采花状。


晚上我们将赶到卡尔加里(Calgary)住宿。离开露易斯湖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一路上仍不乏美景。
我们到卡尔加里是星期五的晚上,车开到downtown一家中餐馆用晚餐。周末的晚上,downtown里冷冷清清,只见汽车飞奔,不见路人行走。想起读过的一个笑话:一个外星人到地球上考察后,回去向他的外星总部汇报:地球上住满了一种叫做“汽车”的怪物,里面生活着一种叫“人”的生物。
这个外星人考察的一定就是卡尔加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