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05, 2007

欢天喜地过新年

刚过完圣诞及元旦,大家就开始搜寻过中国年的气氛了。不必说各华人商店开始张灯结彩,就是我们公司,中国年的话题也开始火爆起来。

公司的 "老外" 们经常来问一些关于中国过年的习俗, 讲究, 或者他们在街上看到的中国新年装饰的来历等。春节前的那个星期五, 公司一个同事 Sandra (典型的白人) 带来一大堆过年装饰物, 包括一个金灿灿的装满金元宝的龙舟, 一对猪童猪女, 还有一枝金桔 (下班后被我带回家喂老公了), 其专业程度令我们这些正宗中国人 (我还是自认是中国人) 都赞叹不已。她还自费准备了好多红包, 公司人人有份 (五六十个人呢),内装硬币从几分到一两元不等。在我的建议下, 数字基本上与6, 8, 9有关.

另一个同事看到有些华人店门口挂一颗生菜, 问我是什么含义, 我开始也没有反应过来(成都好象没这个习俗吧),想了半天, 终于领悟到"生菜" 不就是"生财"嘛!我把这个习俗介绍给 Sandra, 她说明年过年除了今年的那些装饰外,还要带一颗生菜来。我看她可以给别的老外作中国民风民俗顾问了。

不过中国太大, 好多习俗我们自己都没听说过。大年初二那天, 一个白人同事问我多久洗一次头, 我说两天吧。她很吃惊地说, 不是说中国过年期间不能洗头吗? 我也大吃一惊, 说中国过年要过十五天呐, 不准洗头, 我怎么见人啊? 她还很不解地看着我, 说是别的中国人告诉她的。我心想什么地方的习俗这么缺德啊, 还好不是成都。

还有好玩的. 公司一个同事不知从哪里搞来十二生肖的年代对照表, 于是 "老外" 们都跑去对照, 有好多以前就知道自己属什么, 也去湊热闹, 于是大家都在宣布 "我是猪", "我是狗",“我是老鼠”。。。。。。 当然他们也不免好奇别人属什么, 就互相帮忙查询。问到我, 我神秘一笑,说我不能告诉你们, 他们不解地问为什么, 我说因为告诉你不就等于告诉你我的年龄了吗?他们耸耸肩, 只好又去问其他人。最后公司大部份人的属相都被公诸于世, 唯独我们几个中国人的属相成为了谜, 哈哈哈。。。。。。

一个同事 Eve 今年是本命年, 这两周特不顺, 工作上遇到麻烦重重不说, 准备参加公司的排球赛 (每两周一次, 我是主力) 却被取消, 抽红包(就是前面提过的 Sandra 准备的), 别人都有好几毛到一两块 (我得到$1.58, 不错吧), 她只得到可怜的8分。还好我告诉过 Sandra 哪些数字好与不好,不然要是她得到个4分, 岂不是更衰? 我看不下去了, 告诉 Eve本命年要么大顺, 要么大不顺, 所以一定要挂点红的。过了两天,我给了她一段红丝带, 说就算她不愿意带在身上, 至少可以放到钱夹里, 这样也算随时跟着自己, 她很高兴地收下了。第二天我果然看见她将红丝带系在了钱夹上,头上还带了一根红色的发带, 想必是信了我的话了吧。但愿她今年以后的日子能平安。。。。。。

以上是公司的情形,其实今年我自已的年也比以往过得红火。以前过年时不是在学习就是在上班,根本无心讲究,今年大年三十是周末,老公和我到一个朋友家,另外还有一家人,三家人一起包饺子,看春节晚会,十分热闹。今年春节晚会有些节目还不错,印象稍深的有舞蹈 “小城雨巷”,还有几个小品。从过完年开始,每当老公做了好菜,我就赞叹道 “老公你太有才了!” 对于潘长江的小品,老公嗤之以鼻:这是三年以前的网恋,现在想网恋,不放摄像头,有人理你才怪!还有冯巩的小品,我们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第二天是年初一,本来打算在家睡大觉,却被一个中国同事邀请去 Chinatown 看新年游行。说实话,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想去看过,今年既然有伴,也就动了心,于是抓起我的像机出了门。

游行的人很多,不仅限于中国队伍。过年的照片在我的网上像册上放过了,这里不必再多贴。不过有些小花絮还是忍不住再提一下:

今天最时尚的装束就是唐装了。看这位先生,正在洋洋得意,左顾右盼呐。

















这张照片是别人拍的,但小姑娘实在是太漂亮了,忍不住将她藏为己有。










咦,这分明是哈里波特嘛!













游行结束后,我和同事及其老公在 Chinatown 的一个中国园林里游玩,突然看到这只身着唐装的小狗狗,我忘情地朝着狗主人大喊一声“不好意思,请等一下!” 然后也不管主人乐意不乐意,对着狗狗就一阵猛拍。



还好主人并不介意,反而很友好地将狗狗放到地上,以方便我拍照,这是我的像机电池耗尽前最后一张。。。。。。








今年的新年在一段热闹,祥和的气氛中渡过了。总的感觉就是, 中国年在加拿大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甚至听说有人提议将中国年定为加拿大法定假日呢, 不知政府会不会认真考虑. 不管是与否, 我们真的很自豪......

Sunday, March 04, 2007

英文趣话 - 之三

中国人学英语,单词是一极大挑战。有很多典型的中国人容易混淆的单词,如 kitchen (厨房) 与chicken (鸡肉),再如 potato (土豆)与 tomato (西红柿)(我记忆的方法是从朋友那里学来的:potato, 不就是“破土豆”吗),还有 waitress (女服务生)与 witness (见证人) - 从朋友那里听来的笑话:撞车后,幸好有 waitress (女服务生)上前主动帮忙 (本应该是有目击证人帮忙) 。一个西人朋友听了此笑话后,说,那我一定天天盼着出车祸啊。

我自已也创造了一个单词混淆的经典故事:

有一段时间,公司出现流感,喷嚏声此起彼伏。我于是很热心地向同事们介绍中国的偏方:在家里用一个盘子装上一点醋,让其自然挥发 - 因为醋有杀菌的作用。(以前在国内时听华西医科大一个朋友介绍的。泓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我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当然很多本地人不信,比如我的搭档 Bryan, 这是一个极其玩固保守的家伙,对我的偏方嗤之以鼻:这样就有效了吗?“当然啦”,我很响亮地回答:“我就常用这个方法,你什么时候听到过我在 Jet(公司名)打喷嚏呢?” - 这是我本应该说的原话。但是,有两个词我平时就总爱搞混:sneeze (打喷嚏)和 snore (打呼噜),关键时刻,我果然又搞错了,于是变成了 “当然啦,你什么时候听过我在 Jet 打呼噜呢?” 这下办公室炸开了锅,各种询问不绝于耳:“你打呼噜是什么声啊?” “嘿,我们什么时候能听听你打呼噜呢?” “昨天你打呼噜了吗?”。最后一句话甚至成了流行问候语。我的同事 Jeff, 在我说错话的时候刚好从我身边走过,在那以后好长一段时间,见到我都问候这句话,或者回答我的问候时总是回答说:“是的,我很好,昨夜都打呼噜了!”

直到现在,办公室一有人打喷嚏,我就说:“这里允许打呼噜,但不许打喷嚏!”

Saturday, March 03, 2007

雪暴撞车记

今年温哥华气候反常,到目前为止已下了两次足以影响交通的暴雪,小雪就不计其数了。第一次下大雪是去年11月中旬,地面积雪超过10cm。很多人弃车而赴公交,至使公交拥挤不堪。记得我第一天乘skytrain(以前刚到温哥华时坐过,但有车后就再也没坐过了,而且我上班走的是新线,是在我有车以后才开通的),来到一个东西线和南北线交叉的站,我很惭愧地向别人打听东向行驶的车该在哪儿等,一看就是个乘公交的菜鸟。不过那几天象我这样的菜鸟多的是。

乘公交的辛苦刻骨铭心。所以在今年1月中旬第二次大雪来临时,只要有一丝侥幸,我就坚持自己开车。

话说1月10日是星期三,清晨从窗户往外看,已是一片白茫茫,公路地面也已积了薄薄一层雪。我心中暗暗叫苦,如果现改乘车,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赶紧叫老公查天气预报。据说下午会升温,积雪会化掉,我决定还是自己开车,免受挤车之苦。

一路上慢行轻停,平安地到达公司。我很得意地舒了一口气,心想总算过关了,下午雪化了就没事了。

有一句老话叫做 “天有不测风云”, 虽出自中国,但好象也适用于温哥华。那天的雪到下午并没有化,而且越下越大,到下班时已变成鹅毛大雪了。我大叫苦也,但看着同事们一个个很勇敢地把车开走了,我一咬牙,别人能做到的事,我怎么就做不到?我决心挑战自我,坚信人定胜天(谁让我们从小就受这样的教育呢?)。为了做好可能会在路上被堵三个小时的准备,我从公司抓了一把爆米花(这是公司的福利之一,几乎天天有零食)。

雪就像千万只飞蛾一样扑面而来,加上已近天黑,视野模糊,场景竟然有几分恐怖。从公司的道路转上高速,我跟在一辆巨型集装箱车后面,我心惊肉跳地发现,这样的巨型家伙在雪地上也在不断地扭来扭去。我的车就更不用提了,象被灌了一斤老白干。我加了十二倍的小心。不久,我又惊异地发现,我居然把我的车控制得很好 - 车往左滑,我就把方向盘往左打,车往右滑,就把方向盘往右打。不对,好象反了?现在我再也回想不起来那时是怎么控制车的了,可见当时完全是出自本能,总之是顺势打力,不能强行扭转 - 车居然被我玩转得随心所欲。原来自己是天生的雪地行车高手啊!

因为人人小心,限速70公里的路平均车速只开到30公里。普通道路的车速就更可想而知了。为了获得最新消息,我一直开着收音机。听到不断传来的各地撞车的交通事故,我不禁暗自嘲笑:嘿嘿,笨,不会玩嘛。我决定平安到家后要给所有认识的人打电话,炫耀一下我的车技。

我回家的路线并不平坦。有高速,有上下坡,还有上坡带转弯。这些在平时根本算不了什么,但雪天就是巨大隐患了。而我却渐入佳境。我打着手机(报平安的),听着收音机,吃着爆米花,嘲笑着路边的死车。。。。。。

唉!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做 “居安要思危”,我怎么就给忘了呢。离家只剩下5个街口(平日也就2 ~ 3 分钟车程)的地方开始有一个长达几百米的大下坡,我若无其事地跟在一辆卡车后面 - 还含着一嘴的爆米花,但我突然发现我的车不再听从我的了。因为是下坡,车在雪地上有自行加速的趋势。我若不踩刹车,就要追尾了,所以我只好刹车,而且得急刹,车一下子朝路的右面冲出去(还好不是左面,不然就得跟对面行驶的车对撞了),结果最终撞上了路边的一辆停车。

那一瞬间,我欲哭无泪,所有自信荡然无存。

有一种失败叫做得意忘形。。。。。。

我哭丧着脸给老公打第三个电话 - 这次是报事故的。然后就等着被撞的车主的到来。这是规则,出现交通事故后,当事车主互相交换车牌号,驾照及保险记录等,如果不愿私了,就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自会定夺责任人及赔付事宜。事故责任人会获赔付,但下一年的保险铁定会涨。当然也可以私了,那就看双方协商了。这起撞车事故中,我是100%事故责任人,小女子一人做事一人当,没什么争辩的,只等着车主到来,看人家怎么说。

车主从路边一幢 house 出来,是个挺年轻的印度小伙,后面还跟出一位五六十岁的印度老头。我马上带着最友好的笑脸迎上去赔不是 - 既然无可争议,就不妨笑脸相迎,还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叫做 “不打笑面人” 不是吗?我告诉对方我先生很快就到,一会儿我们会把保险,电话等资料给他们。小伙也没有爆跳如雷,只是问我可不可以先把车移开,大家检一下撞车的情况。我此时已饱受撞车之惊吓,说那麻烦你帮我移开吧。小伙很友好地答应了。

车移到了路边,我们各自检查自已的车。我车的右前方撞向了对方的左后尾,但我们两个的车都只有乒乓球大小的一块漆给蹭掉了,其他的啥事没有。看来世界上最轻的撞车就算我这一次了。真是幸运啊,但还是要等老公来了双方好协商。

雪还在呼呼地下着。我告诉小伙我在车里等老公,一会儿再跟他交涉,他说好。我回到车里,看到那个小伙和那个老头在继续查看他们的车,还不时地指指划划。我心里一阵发凉,平时看过太多中国人之间流传的印度人敲诈, 欺骗的恶行,不知这次我该怎么跟他们周旋。。。。。。

老公连走带跑地来了。才用了六七分钟 - 我真是晚节不保啊,前面一个半小时都平安无事,唉。。。。。。

我们找到印度小伙,准备交换保险号及电话。这时小伙对我说了一句话,真如晴天霹雳:“不用了,你们可以走了”。“真的吗?!” 我惊喜万分,也就是说我什么责任也不用负了?“真的”,印度小伙道:“反正我的车是个旧车,我懒得拿去检查,你们可以走了。” 我连声道谢,准备拔脚开溜。偏偏老公厚道得令人发指,愣要给对方电话,说你们最好还是留下电话,万一明天改变主意了,还可以找我们 (这不明摆着提醒对方么!)。印度小伙说算了算了,而且我现在也没有笔。老公说我有笔,然后叫我找笔。我磨磨蹭蹭半天找不出笔(当然是故意地),小伙还是说不用了。老公看小伙穿了一套运动衫,突然来了一句 “你踢不踢足球?我们周末都在这附近的公园踢球,你可以来参加,我留个电话给你。。。。。。”

我恨不得一脚把老公踢到那个公园里去。。。。。。

还好印度小伙不踢球,最终也没要我们的电话,老公把车开回了家。我这才长舒一口气,这一劫算是逃过了吧。想想看,如果我撞的是一个暂新的BMW,或者遇上一个无理搅三分的车主,那我可有得兜着走了。。。。。。我决心那个周末去教堂当面向上帝致谢。。。。。。(最终也没去教堂,因为上帝永在我心中,啊门!)